1962 年英国格拉斯哥医院 Grist在非近交系的小鼠中偶然发现有个别无毛小鼠。四年后,爱丁堡动物研究所 Flanagan 又证实这种无毛小鼠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,发现该种鼠皮肤组织学和以往无毛小鼠不同,检查发现有一种新的无毛基因,因此,认为是一种新的自发突变种,并命名为 " 裸体 "(nude) 小鼠,用 "nu" 表示为基因符号,但当时未被人们注意。1968 年 Pantelouris发现裸小鼠没有胸腺,这才引起世界各国医学生物学工作者的极大兴趣。美国的 NIH 最早使用 BALB/cN 亚系将 nu 突变基因回交到 BALB/c 背景中。BALB/cA-nu 无胸腺,T细胞的正常分化收到影响,因此缺乏成熟的T细胞,但是T细胞前体没有缺陷。6-8w裸鼠的NK细胞活性高于一般小鼠。常用于肿瘤学、病原学、皮肤学、免疫学研究等。